14.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公司制、股份制 B.发展乡镇企业 C.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D.取消人民公社化体制,实行乡镇管理 15.请找出下面四首歌谣中,所表现的时代与其他三者不同的一个 A.一阵锄声卷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开云头往下看,梯田修上南天门 B.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C.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 D.农业科技威力大,脱贫致富好办法;就凭书上一句话,牛马它把双驹下 16.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7.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年)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A.法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18.以下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 C.近代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D.自由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衰落下去 19.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无线电这一成果的出现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20.“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这里的三个历史节奏不包括 A.中共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探索 B.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D.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 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 22.1922-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但被称为“虚假的繁荣”,这是因为 ①贫富差距拉大 ②股票售价远远高出生产利润 ③分期付款迅速膨胀 ④政府实行“以工代赈”刺激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右图是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的照片。政府兴建该工程,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A.发展农业灌溉 B.避免旱涝灾害 C.调节流域气候 D.促进社会就业 24.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25.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