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上)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文理)试卷及答案 试卷分值:100分 试卷时间:4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历新年是数以千万计的在外上学、务工人员回家团聚的日子。与中国人回家过年这一文化传统联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 D.世袭制 2.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 A.掌握财政 B.管理军事 C.裁决政事 D.监察百官 3.史载: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景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 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 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对这段故事理解正确的是 A. 兄弟情谊 B. 爱屋及乌 C. 分割实力 D.分封爵位 4.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A. 血缘亲族关系 B. 古代的分封制度 C. 西周礼乐文明D. 文字契约的承诺 5.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的创新、与完美”。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 加强了专制皇权,提高工作效率 B. 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 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 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6.“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 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表明古希腊广大公民群 众空前高涨的群体意识,民主政治进人巅峰。这种局面出现在 A.伯利克里时期 B.屋大维时期 C.梭伦统治时期 D.亚历山大时期 7.“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 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8.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 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 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 公民法 9.英国历史上“在选举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 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表明 A. 国王无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 英国国王可以任意组成内阁 C. 国历史上出现了责任内阁 D. 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10.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英国议会大厦 清军机处 A. 决策形式不同 B. 人员选拔不同 C. 机构性质不同 D. 行政方式不同 11.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 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 体现了 A. 两党政治 B. 分权制衡的原则 C. 国会至上 D. 联邦制 12.与英国首相相比,美国总统 ①没有直接立法权 ②不对国会负责 ③由选民间接选出 ④是国家元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局面的最终形成是在 A. 18世纪中期 B. 19世纪初 C. 19世纪中期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4.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于 A.拿破仑统治的确立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5.18世纪的德意志诗人席勒曾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 以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历史性问题的人物是 A. 克伦威尔 B .拿破仑 C. 俾斯麦 D. 希特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