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30、“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甲午 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鸦片战争 31、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出现在 A、淞沪会战中 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 D、枣宜会战中 32、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莫将成败论英雄”实际上包含着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 A、肯定 B、否定 C、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D、上述态度全有 33、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发 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C、《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太平天国进行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D、《资政新篇》表达了农民的理想与追求 34、致使太平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事件是 A、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B、天京事变 C、太平军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 35、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D、五四运动中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6、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白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37、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④①③ 38、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39、在某解放战争纪念馆保存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一位民工支援前线时到过的地方: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这些地方分属于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由此可知,这位民工参加的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