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滦平一中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4分)
    (2)根据材料二,靖国神社作为宗教团体,竟然供奉东条英机等战犯的牌位、遗物,这说明了什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东条英机等战犯死刑,意义何在?(4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其对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 (4分)
    (4)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政治启示?(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 位基 本 职 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4分)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材料二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制、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世界、国内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
    蔡元培153票
    材料三 某课题小组的研究题目是《寻找图片中的历史》,他们搜集了以下三张历史图片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2分)
    (2)用史实说明,孙中山是怎样“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2分)
    (3)概述材料二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
    (4)材料三中三次最重要民主革命分别代表的是哪个阶级领导的什么革命?(3分)这三次重要民主革命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历史必然性。(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
    未有甚于者——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吏新编》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
    趋炎附势虐同群。——《义和团档案史料》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