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阳光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岳麓版必修1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渐趋成熟。据此回答1~5题。 1、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民主选举首领 C.世袭制 D.分封制 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 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4、《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 5、《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的两大矛盾,据此回答6~15题。 6、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7、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 A、刺史制、封国制 B、三省制、封国制 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一省制、刺史制 8、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9、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0、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明太祖 1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2、我国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 国家统一安定的需要 B 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 C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3、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14、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