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4、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25、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 ( )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26、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前造成中国革命危机的主观原因是 ( ) A.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 C.放弃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D.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27、如图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 ①表现出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 ②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 ③也体现了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 28、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它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 ) 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 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 29、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歌词中唱道:“……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这首民歌的产生和流行 ( ) A.与北伐战争有关 B.与反“围剿”斗争有关 C.与百团大战有关 D.与淮海战役有关 30、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1、右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 )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 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①④D.①②③ 32、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 )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4、下图反映了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而欢呼的场景。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有关 ③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36.下图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漫画作品《留得残枝叶自生》(注:图中的×线是后人加的)。有人曾经这样评论这幅漫画:“清楚地表达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丰子恺之流还是顽强地保存他们的反革命力量,以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的反革命阴谋。”请推断该评论出自于下列哪一运动中 ( ) A.“大跃进” B.“文化大革命” C.社会主义改造D.人民公社化 37、位于烟台市中部的东李家庄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随着初冬的到来,人们除了忙着采摘买卖苹果、修理农具外,村里早晚串门的人多了,外出打工和走亲戚的也都回来了……原来,这个村正在迎接新一届村干部的“海选”。材料内容反映出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