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近代,德、法、美制定了哪些宪法或宪法文件,这些文件体现了哪一阶级的利益?(4分) (2)简述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法律文献及其历史作用(答出近代、现代各一部即可)。(8分)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就?(4分) 32、 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又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材料二: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两位学者和战士”指的是谁?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请概括材料二的中心内容。(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上述理论在哪些国家得以成功实践。(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实行什么政策?(2分)它说明了美国什么意图?(2分) (2)针对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政策,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它意味着什么?(2分) (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有哪些因素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4分) (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历史必修模块(1)水平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CDCBBBCD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DDAACDCDA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CBDCBCBDC 二、非选择题,第31小题16分,第32小题8分,第33小题16分。 31、(1)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或《1871年宪法》);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拿破仑法典》)(或《1791年宪法》)(或《1875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资产阶级的利益(4分) (2)近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4分) 现代:《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分) (3)①1978年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法制建设方针;②在立法方面,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4分) 32、(1)马克思和恩格斯(2分) 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1分) (2)历史文献:《共产党宣言》(1分) 中心内容: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2分) (3)俄国(或苏俄) 中国(2分) 33、(1)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2分) 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2分) (2)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分) 1955年,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分)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形成。(2分) (3)①欧洲共同体的崛起。 ②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④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4分) (4)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任意两点即得满分)(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