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C 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据此回答17~18题。 17.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主要是因为它( ) A.彻底消灭了贫困和两极分化 B.扩大了消费市场,缓和了供求矛盾 C.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了经济发展 D.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答案】 D 18.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①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制度 ②福利支出造成了某些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增加 ③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 ④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意大利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四个国家中最高,并不能说明其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故③表述有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 D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据此回答19~25题。 19.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制定经济计划始于( ) A.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罗斯福新政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 D 20.二战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西方福利国家发展 C.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D.出现了“新经济” 【答案】 A 21.“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理论的提出及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 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答案】 A 22.战后发达国家采取由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方式,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区别在于( ) A.是否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是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C.是否在经济运行中起作用 D.是否有国家所有制企业 【答案】 B 23.二战后,西方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的变革 B.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解析】 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性质,而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战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的要求。故B项正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