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关系为雇佣关系。C项突出地反映出了雇佣关系这一特征。
    【答案】 C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据此回答19~21题。
    19.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  )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 C
    20.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
    A.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B.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C.全面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答案】 B
    21.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②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之一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的经济基础 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立即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初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结束后,上述土地所有制形式没有在中国立即消失,一直存在到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 C
    “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长期以来实行的一个重要政策。据此回答22~25题。
    22.(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商君书》记载:“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无繁:不那么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根据材料判断,作者认为(  )
    ①应保护小农经济 ②要重视工商业 ③要关注社会公平 ④应倡导“重义轻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 从“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可以看出,农与工商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从“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无繁:不那么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一语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减少工商业从业人员,注重保护农业经济,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 B
    23.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税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上述情况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A.影响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制约了农产品商品化
    C.助长了土地兼并现象
    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 从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来看,C项明显不对,因为材料只是谈税收问题,并未涉及土地兼并;由于材料所说的是国内贸易,因此A项也可排除;B、D两项比较,显然D项更符合题意。
    【答案】 D
    2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