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时间:5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第I卷 选择题(6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确立 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 本框架的是( ) A.雅尔塔体制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2.2007年,西方媒体纷纷指责中国“黑客”攻击美、德、英等国的政府或军方网络。中国外交部发 言人姜瑜表示,这些言论是冷战思维的表现。“冷战思维”的核心内容是( ) A.打击 B.遏制 C.合作 D.共存 3.(2010年北京西城区模拟)二战后,美国为“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而采取的措施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D.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2009年江苏南通模拟)二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右图《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成立 B.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成立 C.美苏“冷战”局面逐步加剧 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 联邦德国 5.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其主要目的正确的是( ) A.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 B.建立自身军事安全体系 C.促进西欧各国煤钢的联合生产 D.促进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 6.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2006年12月15日,日本参议院投票通 过“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法案。其最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D.日本逐渐成为经济 大国 7.(2010年安徽宣城模拟)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右图所 示图片最不适合研究的历史主题 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8.(2007年广东高考文基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9.(2010年山东淄博模拟)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10.(2010年辽宁大连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B.美日西欧三 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苏联、东欧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11.(2010年辽宁沈阳模拟)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斯大林模式 B.苏联政局的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2.(2010年广东肇庆模拟)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13.(2010年江苏苏州模拟)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多国政府都已加入打击海盗犯罪之行列。索马里海盗活动愈益猖獗说明( ) A.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B.国际社会在打击海盗问题上有共同利益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D.和平对话和公平合理协商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 14.(2010江苏连云港模拟)“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这句话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