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 ) A、开始实行“中外朝”制度 B、扩大尚书台权力 C、使尚书台成的决策机构 D、起用布衣为相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几个宰相一起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宰相权重专权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 A、设“二府”制 B、枢密院是最高的军政机构 C、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开始设三省六部制 4、宋代的参知政事的职能与下列哪一机构相近( ) A、御史大夫 B、唐尚书省 C、隋中书省 D、枢密院 5、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唐朝的()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六部 6、汉初在地方上实行( ) A、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B、郡国并行 C、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D、实行刺史制度 7、西汉建立之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 )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思想专制 8、唐朝设藩镇产生的历史影响( ) A、加强中央集权 B、造成分裂割据 C、加强君权 D、削弱相权 9、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最大影响( ) A、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域奠定了初步基 B、加强了对中央边疆的有效管理 C、有利于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实施,巩固其统治 D、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下,成为一个不分割的整体 10、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二、材料解析题: 11、 材料一: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员。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