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图1:鸦片战争后流入 图2:江南制造总局 图3: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城市的破产农民 (2)根据上述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3)上图反映19世纪晚期“全球化”趋势增强。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为这一趋势的增强提供了哪些条件?(2分) 材料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济南某服装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积极与欧洲某跨国公司展开合作,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由外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进行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出口一件衬衣,获利0.3美元,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外商从每件衬衣中获利约3美元。 (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请你为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2分) 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张謇,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晚清状元。但他不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工业上。他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张謇的经济思想和主张(4分) (2)想一想,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一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张謇的“实业救国”的道路对你有何启发?(8分) 4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4.5 1958~1962年4.3 1963~1965年11.1 1966~1970年3.9 1971~1975年4.0 1976~1980年5.1 1981~1985年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1958-1962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之后为什么又有大幅度回升?(6分) ⑵造成1966-1980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长期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党和国家是怎样改变这一现状的?(5分) 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CBABCDDACACDBBBDCAB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BBDDABCBBBDABCCDBBAB 二.非选择题 ⑵原因:“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文革”结束后,我党主要领导人坚持“左”的错误(3分) 措施: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分) 评分说明:第Ⅱ卷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得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