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1860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90年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12英尺的战利品》 ——以上文字与图片均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2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2分) 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何启示?(2分) 江苏省宿迁市汇文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复习试卷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1~5 ADBCD 6~10 CBACA 11~15 CDBBC 16~20 DCA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合计60分) 21.(1)历史现象:唐朝前期商业出现繁荣景象,经商活动频繁,道路畅通,旅行安全, 出现富可敌贵的大富商。(4分) (2)现象:拥有巨资的富商与贵族官僚相互勾结,互相利用。(2分) 社会实质:在唐朝商人低贱的社会地位正在起着微妙的变化。(2分) (3) 不能。(1分)因为邹凤炽不仅是富商,还是拥有许多庄园的大地主,他结交贵族官僚,是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3分) 22.(1)政策: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2分) (2) 不是。(1分)根本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统治影响。(3分) (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分) 消极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活力,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2分) “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2分) 23.(1)变化:范围不断扩大。(2分) 发展趋势: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2分) (2)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2分)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给当地居民带来灾难。(2分) (3)表现: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2分) 受益国家:英美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2分) 24.(1)主要原因:印度棉纺织业仍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2分)工业革命后,英国棉纺织业采用机器生产,产量剧增,质优价廉。(2分) (2)发展特点:棉纺织业是印度民族工业的主要部门,一战前得到迅速发展;(2分) 印度仍是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民族工业仍然处于从属地位。(2分) (3)理解:英国殖民扩张给印度等亚洲国家带来了沉重灾难;(2分)但客观上也打破了这些国家的传统社会结构,刺激了它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引起社会变革。(2分) 25.(1)变化趋势:1801年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分别高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2分) 但1851年后已经大大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2分) 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圈地运动的影响。(2分) (2)变化趋势:1870年以前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世界领先,(2分)1870年以后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超过英国,1900年分列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2分) 主要原因: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分)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分) (3)评价: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社会问题。(2分) 启示:重视科技创新;注意保护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