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23、“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2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评继承,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的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25、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存”,“无器而道毁”,“无其器而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7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7分,共50分。 26、(17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工业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农耕经济并随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调整。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个体小农经济形成。简要指出古代中国社会推动小农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3分) (2)18世纪末工厂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首先出现在英国。结合史实说明英国工厂制出现在社会制度、动力资源和生产条件方面有哪些有利因素?(6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请填写下表。(6分) 项目变化表现 经济调节方式 社会分配政策 产业结构变动 (4)指出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的含义。(2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记葛贤》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 ——《汉书••地理志下》 (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厚,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隋书•地理志下》 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者写“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力,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摘自《太平御览》 材料三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各地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营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概括其本质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代至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6分) (3)据材料三看,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据你看来,这些因素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发展,并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6分) 28、(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二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