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二、三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四,指出其论证的依据,(6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6分)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围地法令与日俱增。……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1660年,一些学者也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丹尼斯、帕辛……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6%。 ──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产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而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至1835年的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将被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1)提取上述三段材料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论点。(10分) (2)借鉴英国的经验教训,你认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33.(20分)如果你是当年的意大利的哥伦布,请你写一篇游说西班牙国王支持你去探险航海的信件。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1-5 ADBBB6-10 AADAA11-15 DADBC16-20 DDAAA21-25 CCBAC 26-30 ACCB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31.(22分)答案要点: (1)原因: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地处交通要冲。(6分) (2)变化: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4分) (3)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6分)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6分) 32.(18分)答案要点: (1)以立法促发展(或圈地运动或公民人身自由得到保障,促进了工业革命);以科技带动进步;加速了城市化,引起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或引起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或加速了贫富分化);导致环境恶化。(10分)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将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8分) 33.(20分)答案要点: 应包括:用当时欧洲的国家竞争激烈,西班牙国小来,激发她的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和传播天主教的目的。(4分) 讲《马可•波罗行记》的相关内容,使她确信东方有黄金、白银(主要)和奢侈品(2分) 讲明探索新航路的必要性,商路不畅和转运成本过高造成的商业危机:①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垄断东西贸易。②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东西商路(主要)(4分) 说明当时有开辟新航路的条件: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展和地理知识的提高,可特别提一下为什么要向西航行(6分) 最后点题:希望得到她的财政和人员支持。许诺保证给她带来她想要的东西和预期的效果(2分) 条理和文采(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