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期末模块质量调查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2.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该小组正在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1863年的上海洪盛 张謇民国初年 1932年日本炸毁的 1956年上海工商机器碾米厂 著名实业家 商务印书馆 界申请实行全行业
    公私合营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 B.近代商业的前世今生
    C.西方文化的渗透传播 D.新兴政权的确立巩固
    13.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14.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D.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15.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
    16.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人民资本主义 B.强大的国防体系 C.福利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
    17.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18.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19.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②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 ④中共十四大决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0.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新区
    21.国家颁发右图凭证的目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
    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促进经济恢复
    22.报纸的新闻报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人民日报》刊登的内容说明
    A.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B.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
    C. 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D.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
    23.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24.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发生这种变化的有利条件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25.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l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