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 ( ) A.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制度建设 B.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7年8月5日,由江青、康生等人策划在中南海举行的针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同志的斗争会结束后,刘少奇拿着宪法,义正严词地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个人讲话?” ——《历史在这里沉思》第一卷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一些什么重要问题? (2)材料二规范了谁的行为?此法律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的变化是什么?你能得到一些什么认识? 14. “文化大革命”表明: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割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绝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是怎样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D 6.A 7.A 8.D 9.C 10.D 11.C 12.A 13.(点拨: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及对课本中民主法制建设意义的理解。解题关键是建国后到现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1)建国初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制度尚不健全;“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2)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3)由民主法制不健全、不执行到“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进入法制化建设的新时期。 14.民主与法制不可分割。民主,就是在某一个组织内的所有人员,对这个组织的公共事务都可以进行协商、管理和监督。从一个国家来说,民主就是要由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在具体商议一些公共事务时,社会中各人的看法不同,往往很难统一,而且由于人数众多无法人人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人们就建立了一系列大家公认的制度。所有这些制度,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就统称为法律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就叫法制。民主与法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民主是法制的灵魂,同时也没有脱离法制而独立存在的民主,法制是民主的载体,只有良好的法制才能使民主变成事实。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绝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绝不是社会主义民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