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每课一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这样的一些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也曾对妻子许下最美好的愿望:“面包会有的……。”当时的经济政策是(  )
    A.农业集体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卫国战争
    解析: 1918年时的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 B
    2.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①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连年战争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④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苏俄遭遇大旱灾而导致粮食匮乏是在1920~1921年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开始于1921年3月,故排除含①④的选项。
    答案: B
    3.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解析: 由于生产力落后和战争创伤,苏俄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最终失败,开始转向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以最终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四项中只有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答案: B
    4.
    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瘦骨嶙峋的农民,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剥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不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解读能力。“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表明农民没有余粮,生活困苦。结合材料中时间,可知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C、D三项明显与材料信息不吻合,都排除。
    答案: A
    5.1921年2月28日,苏俄喀琅施塔得发生的水兵叛乱(  )
    A.反对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工资制
    B.提出“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口号
    C.强烈要求抵抗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
    D.说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解析: 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表明苏俄国内的不满情绪已经非常严重,属于政治危机的重要表现。
    答案: D
    6.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真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解析: 国内战争期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允许自由买卖,故C项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