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外交关系的突破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答案:A
    3.下列能反映中美建交之初两国高层交往的是(  )
    A.周恩来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B.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C.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会晤
    D.江泽民会见美国总统克林顿
    解析: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随后访问美国。A、B所示事件发生在中美建交前,D所示事件发生时,中美早已经建立外交关系了。
    答案:C
    4.(2011•合肥模拟)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象。”中美关系缓和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B.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遏止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发展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因此B项不属于尼克松访华的影响。
    答案:B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如果给予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他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8年12月4日杜勒斯
    在加利福尼亚州商会的演说
    材料2 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机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尼克松1970年2月18日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1中,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2)材料2同材料1比较,美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围绕中美关系选取材料。第(1)问据材料1分析美国孤立中国。第(2)问关键要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1)材料1中,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中国,不承认中国的政策。
    (2)材料2表明美国积极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根本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