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市场经济的特征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板书)。 (提问)(1)什么叫市场经济?(2)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3)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其中的开放性和竞争性都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可见,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客观要求。 (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板书)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各国市场不再彼此封闭,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国际大市场这一整体。在这个国际大市场上,各国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本国经济。 请计算教材第112页第5自然段的辅助材料中,英国和葡萄牙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获得同样数量的产品,各自节约了多少人一年的劳动? 英国用100人一年劳动生产的毛呢换取同样数量120人一年劳动才能生产的葡萄酒,从而节约了20人一年的劳动;葡萄牙用80人一年劳动生产的葡萄酒换取同样数量90人一年劳动才能生产的毛呢,可以节约10人一年的劳动。交换使双方都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了最佳经济效益。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不难理解我国为什么在出口大米的同时进口小麦了。请一位同学对此作简要说明。 大米是我国的优势产品,生产一定数量的大米比生产一定数量的小麦花费的劳动量要少,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对于自己的优势产品争取多发展、多出口,对于自己的劣势产品可以少发展、多进口,这样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对外开放不仅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竞争性的客观要求。 (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板书) 通过第二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是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增加,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只有努力做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让所有企业都参与国际高水平的竞争,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才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只有面向世界,扩大开放,参与国际高水平竞争,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3页第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教材中引用的宝钢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教材中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的事例恰恰说明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民族工业才能求得生存,也才能求得发展。宝钢的成功正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结果。可见,竞争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 3、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0页第2自然段至第111页第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是什么?(3)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遇到的突出难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宏伟目标,必须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目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其中遇到的突出难题就是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仅靠国内积累、开放和研制是不够的,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才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据史料记载,自1872年首批中国官方赴美留学生起到1978年的100多年间,我国的出国留学生总数只有14万人。而改革开放的20年里,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已近30万人,他们分布在103个国家和地区。20年间,留学回国人数已达9.6万人,他们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在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有157人是近十年回国的留学人员,比例为51.6%;跻身“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人选中,有2/3以上是近几年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 从上述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以及大量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服务。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既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某些人的主观臆造,而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被世界各国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的国策。 练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