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一政治教学教案:货币(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教师:每当我们走进商店,都会发现每一种商品(或每一类商品)旁边(或贴在商品上)都有一个说明商品价值大小的价目表。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换句话说:“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
    货币的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如1kg猪肉值16元、1kg鸡蛋值6元等。
    提问:既然价格是以价值的货币表现,那么,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②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板书)
    学生回答: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回答正确。例如: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身价值大小成正比。”
    再如:买一件衣服需要花50元,50元是衣服的价格,它必须以衣服的价值为基础。即:1件衣服=50元 50元是1件衣服的价格 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
    提问:看书第17页的“议一议”,从货币的产生过程来看,商品的价值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
    A、简单的价值形式:一咱商品的价值个另地、偶然地表现在别种商品上。
    B、扩大的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它一系列商品上。
    C、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物的商品上,
    D、货币价值形式(价格):货币成为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固定的一般等价物。
    那么,在这些阶段都是怎样来表现商品的价值的呢?
    教师设疑:为什么在商店里,说明商品价值的大小只要摆放在一个小小的价目表、写出它的单价即可,而不用摆放在它所值的货币?
    学生回答略
    教师: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在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下面看货币的第二个基本职能:
    2、流能手段(板书)
    什么是商品流通(板书)
    教师: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商品(W──W)。在这种物物交换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时进行的,用不着什么媒介。
    提问:货币产生以后,一个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另一个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怎么办?
    学生回答: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所有者首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换商品,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教师:回答正确。“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 G──W)。
    人们日常从商品买卖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这种职能又叫作购买手段。
    提问:商品流能与流通手段这两个概念,有联系,容易混,谁能认出二者的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流通手段”是从货币职能的角度上讲的,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用图表示:
    流通手段: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板书)
    “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为的是区别于物换物的直接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用图表示;
    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板书)
    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以一个简图来表示:
    提问: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有什么区别?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物换物的直接交换中(商品──商品),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不需要媒介;而在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商品)买和卖成为两上不同的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分离。这一方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必须同时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克服了商品 交换的障碍,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
    但同时,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买、卖脱节,商品所有者在这里卖、到那里买,今天卖、以后买,其结果,必然有人的商品卖不出去。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已包含着发生现实性,还必须有中外一系列关系起作用,这种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会存在。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如供求关系、经济结构不协调致使一些商品滞销、积压等问题。
    提问: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也是观念上的货币,行吗?
    学生回答: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因为任何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决不会允许有人凭空话拿走其商品、侵害其利益的事发生。
    教师:回答正确,这是我们理解流通手段要明确的第三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其形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那么,其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请阅读课文第17页下段~第18页第1段,并归纳出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同学阅读后归纳:足值的金、银条块──富商打上印记的金、银块──国家制造的铸币货币。
    以上我们学习了货币的基本职能。这两种基本职能应该牢牢掌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货币的其它三种职能。(注:以下三种职能不必展开讲,把教材的观点提炼出来即可)
    3、贮藏手段(板书)
    什么是贮藏手段(板书)
    教师:由于货币是由一般等价物,有了货币,就可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满足个人物质和精神上的消费需求,所以,人们常把货币发作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
    “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就是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
    提问: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用纸币行吗?
    学生议论略
    教师归纳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
    (注:第18页第3自然段关于黄金饰品与黄金的不同,以及我国法律禁止金银在市场上流通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4、支付手段(板书)
    什么是支付手段(板书)(请同学们阅读第18页第4段)
    “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的产生条件(板书)
    “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教师:货币出现以后,人们购买东西都是用现金支付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赊账买卖,在赊购到期,以货币偿债款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还可以用来支付租金、利息、工资和税款等。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以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使商品得以流通,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有些债务可以互相抵销,不再需要以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这就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同时,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也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存在支付手段的条件下,许多商品生产者以赊账买卖的方式发生了任务关系,例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欠丁的钱,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人因故未能按期偿还债务,那就会影响其他一系列人支付欠款,而由此引起的连锁瓜,会使许多商品生产者因缺少货币而无法继续生产。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就是这么产生的。只有通过改革,发展生产,按期清偿债务,才能从“三角债”的连环锁中解脱出来。
    5、 世界货币(板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越出国界,货币的作用也扩展到世界市场。(注:因此较简单,故采用连读边议法。)
    什么是世界货币(板书)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怎样充当一般等价物呢?主要有:
    (1)、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
    (2)、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
    (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国际贷款、转移财产、战争赔款等。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
    世界货币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板书)
    请同学们看书第19页第3段,注意世界货币的特殊要求:
    1. 一般说来,只有黄金或白银才能作为世界货币,铸币和纸币都是不行的;但是,随着货币的发展,一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马克、英镑、法郎、日元等。
    2. 在国际贸易的购买和销售的金额,一般都通过银行结算:只有不能抵销的那一部分差额,才需用金、银来支付
    提问:请同学们看书第19页“想一想”所提问题: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它们共同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货币的五种职能都说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正因为作为一般等价的货币是从其它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它才可以成为衡量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过功能;能与任何商品相交换,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也因为货币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有了它就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才能把当作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将来需要进入流通时,仍可以换得其它一切商品;并能在赊账买卖中成为支付债务的手段;在世界市场具有充当的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货币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它们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具备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两种基本职能。货币之所以具有五种职能就因为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复习题
    1. 货币的职能是什么?其中哪几个是基本职能?
    2. 什么是价值尺度?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
    3. 什么是价格?价值与价格有怎样的关系?
    4. 什么是商品流通?什么是流通手段?二者的区别在哪里?
    5. 最初的货币形态是什么?后来有哪些发展?
    板书设计: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一、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的含义
    (2)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原因
    (3)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4)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职能
    (1) 含义: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2) 出现原因: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
    5、世界货币职能
    二、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成本磨损、流失流通保管、携带、运输
    铸币铸造成本高流通中易磨损,造成贵金属的无形流失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货币而带来流通不畅容易保管、携带、运输
    纸币印刷成本低不会造成贵金属的无形流失不会因金属货币原因造成流通不畅不容易保管、携带、运输
    (4)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
    主币:元(圆)
    辅币:角、分
    (5)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纸币名称
    2、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公式
    (3)通货膨胀的危害
    4、在社会主义社会,要正确对待货币
    探究活动
    一、
    组织学生调查一下某一日外汇兑换比例及主要国家纸币的名称。
    纸币名称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
    美国
    日本
    韩国
    俄罗斯
    欧洲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加拿大
    二、
    讲解货币及其发展过程,应该让学生了解一下我国的货币发展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访问一下一些古钱币收藏家,通过访问,使学生知道我国曾经出现过哪些钱币。并完成以下表格。
    钱币名称钱币图样
    夏
    商
    西周
    东周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魏
    蜀
    吴
    两晋西晋
    东晋
    南北朝南朝
    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时期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北洋政府
    国民党政府
    解放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