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接下来的一段对话吧。 “我背你”。 “你想好了,要背就背一辈子”。 “我早就想好了”。 这是从小就患有下肢小儿麻痹症的周月华和丈夫艾起的一段简单的对话,却实践了一辈子。周月华深知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去城里看病,于是自己开了一个小诊所,无论上山下河,都自己坚持着。直到艾起的出现,于是山间水边,便出现了这样一幅既让人心做疼,又充满着无限温暖的画面:一个瘦小黑黝的男人,背着一个较胖的穿着白大褂的女人。周月华说:“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个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这样一个女人,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的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清香传的天心在”,这真的是份美好,一份让我怎么形容的美好呢?我想,我已经不能说任何一句话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能表达我的真意。 但在这里,我只想表达一点,“雷锋”以及上述的“他们”和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把“道德”这一行为准则放的离心口较近罢了,他们值得我们去尊敬,去学习。 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心口上留一个位置去盛放道德,那么“雷锋”又何止一个,当你想要对别人提出赞美之词时,发现自己其实也在“准则之中”,那么就无所谓夸奖或赞美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强行在你胸口上打个洞,把道德嵌入其中,只希望不要只挂在嘴上,不放在心中。 还有,我要澄清一点,我并没说处在“道德之中”就不该表扬或赞同,只是,当人人心中形成了一种意识后,那便成了一个习惯,就像“吃饭前洗手”,并不会有人特意表彰你一下。但,请谨记,当你做到有一天心中的“准则”是你自己的时候,不要期盼太多的赞美。也要相信,你的脚印有多么的深厚,多么的沉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