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掎角之势jǐ 量体裁衣liàng; B果脯fǔ; D佣工yōng; 为虎作伥wèi) 2.A(A藏污纳垢 悬梁刺股 B稗官野史 C提纲挈领 唇枪舌剑 拾人牙慧 出其不意 D全对) 3.C(“增值”,顾名思义,是指一事物的价值发生了增长;“增殖”意为增生、繁殖。资本的特点是追求利润,以钱生钱,故用“增殖”。) 4.C(耸人听闻是指故意夸大其辞,使人害怕。) 5.D(A.杂糅。应删除“显得尤其重要”。B.成分残缺。在“走”后加 “以”,同“为基础”搭配。C项“执行”和“管理”搭配不当,改为“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的管理规定”。) 6.A(B项后引号应该标在“王矣”和前括号的中间,C项“教育”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D项中冒号改为逗号) 7.D 8.B 9.D 10.C(要:拦截) 11.A 12.D(①②表现邵宝不结交宁王宸濠,④不结交刘瑾;③邵宝担心开矿产生变故,⑤刘瑾想要让邵宝弹劾官员,⑥邵宝被弹劾辞官) 13.C(邵宝回家奉养的是母亲,他“三岁而孤”,父亲去世) 14.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 15.(1) 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的人多达用千来计算。(“士不葬亲者”“与”“相率”各一分) (2) 过了三天,给事中弹劾陈熊以及邵宝,勒令他们退休离去。(“劾”“致仕”各一分) (3) 邵宝刚十岁时,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甫”“算”各1分) 【参考译文】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十九岁时,在江浦庄昶处学习。明宪宗成化二十年考中进士,授官许州知州。每月初一,邵宝在学宫召集众生员,宣讲明辨义利公私的道理。有人在地里挖出龙骨,巫师就说会带来祸福,邵宝叫人拿来龙骨,在庭堂当场毁掉,将巫师痛打一番,赶走了。邵宝亲自督促老百姓耕种纺织,仿照朱子社仓,设立积散法,实行计口浇田法,来防备出现饥荒。 明孝宗弘治七年,邵宝进朝廷担任户部员外郎,历任郎中,升任江西提学副使。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来安置在里面学习的人。江西民间喜欢听信阴阳家的话,有的人父母去世几十年都不下葬。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有上千人。宁王宸濠向邵宝索取诗文,邵宝严正拒绝了。后来宸濠反叛兵败被诛,有关官员经过调查,唯独没有邵宝送给宸濠的手迹。邵宝升任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察看处州的银矿,邵宝说:“费用多收获少,劳民伤财,恐怕会产生变故。”终于上奏章停止了这件事。晋升湖广布政使。 明武宗正德四年,邵宝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管监督水路运输。太监刘瑾独揽朝政,邵宝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刘瑾来往。刘瑾不满原水运长官平江伯陈熊,要让邵宝弹劾他,于是派遣几名校尉在左顺门拦住邵宝,说吓人的话威胁邵宝说:“将要逮捕你。”吏部、兵部两位长官张彩、曹元从皇宫出来,告诉邵宝说:“你只管弹劾平江伯,以后就没有祸患了。”邵宝说:“平江伯是功臣的后人,管理水运不久,没有大的过错,我不知道弹劾什么。”张、曹两人无话可说,走了。过了三天,给事中弹劾陈熊以及邵宝,强制他们辞官离开。刘瑾被处死,邵宝起用任贵州巡抚,不久调任户部右侍郎,晋升左侍郎,兼任左佥都御史,负责处理粮食运输事务。不久上奏章请求回家奉养老母亲,于是皇帝授予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两次上奏章辞去职务。明世宗即位,又要起用邵宝任以前官职,邵宝又因为母亲年老恳切推辞。皇帝准许了,命有关官员按照礼节对他看望慰问。 邵宝三岁就父亲去世,奉养母亲过氏非常孝顺。刚十岁时,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等到回家奉养老母亲,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奉侍在母亲旁边不松懈。邵宝被李东阳赏识,写作的诗文,典范庄重平和高雅,把李东阳作为榜样。博览群书,有心得就写在竹片上,用程子“今天探究一种事物,明天探究一种事物”的意思,命名叫“日格子”。 16.(8分)(1) 不同。李诗表达了诗人永夜不寐、思念友人的思想情感。(2分) 陆诗表现的是对锦城热烈豪华、豪迈不羁的生活的深情追忆。(2分) (2) 第一首末句参考要点:寓情于景,写“枯荷听雨”的情景,饱含诗人思念友人之情。(2分) 第二首末句参考要点:用夸张的手法,突出锦城生活的热烈豪华、豪迈不羁。(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7.(每空1分,共9分) (1)樯橹灰飞烟灭 (2)纵豆蔻词工 (3)红藕香残玉簟秋 (4)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5)门衰祚薄 (6)??姜夔 辛弃疾 (7)李清照 (8)曹雪芹 五、现代文阅读(18分) 18.从平淡(平静)、简单(简朴)生活中得到的人生欢乐(享受到的人生真味)。(4分) 19.①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多讲究心灵的品味。②少一些世故,少一些机智,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性情)。[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点2分。每一点答案表述不完全,不能得满分。] 20.①都有增添文采、增加文章文化内涵的作用。(2分) ②引李觏的诗,意在表现失去清欢的惆怅和清欢难寻的悲哀(2分),引苏轼的诗,意在表现对清欢的追求体现了人的心灵品味(或“高雅性情”)(2分)。 21.运用了排比的表现手法。(1分) “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排比的使用,从各种感官的角度将“清欢”难寻论述得透彻、有力(2分),语言明快流畅,富有节奏感(1分)。 “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是到……是到……是到……”排比的使用,将现代人以浊为欢的生活描述得很真实(2分),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1分)。[评分标准:本题4分,任选一组排比句作答。] 22.③①⑦④②⑥⑤,错一个得零分。 23.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医科大学:救死扶伤,进德修业 地质大学:亲和大地,拥抱自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