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代诗文阅读(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唐代小说,完成16-20题目。(18分) 离魂记 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僚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 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梦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恩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既至,宙独身先至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潜有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尝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16.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宙亦深恚恨(非常,十分) 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白白地) C.今将夺我此志(强行改变) D.见在舟中(看见) 17.下列句子中的“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家人莫知其状 B.其妻常恩父母 C.何其诡说也 D.或谓其虚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 B.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C.其妻常恩父母 D.家人异之 19.对这篇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镒从前曾答应自己的外甥王宙,等女儿长大以后,把女儿送到太原去和王宙结婚,可后来张镒却答应了宾僚的求婚,把女儿嫁给了宾僚。 B.张镒被征调到京城去做官,但张镒不愿离开清河,就派王宙到京城去贿赂朝廷官员,于是才有了王宙与倩娘的生离死别。 C.当王宙和倩娘决别上路以后,倩娘自杀身亡,然后她的灵魂追上了王宙,和王宙私奔到四川,并生下了两个孩子,后来又和王宙一起回到了清河娘家。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五年里,张镒家竟然还没有埋葬倩娘。 D.陈玄祐小时候曾听到过倩娘离魂的事,后来又亲耳从张镒的堂侄、莱芜县令张仲规那里听到这件事的始末,意在表明这件事是真实的,而不是作者胡编乱造出来的。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 (2)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21-22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21.诗中“望”字与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的“望”字作用一样,都起到 的作用。(2分) 22.试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表达的两种不同的情感。(4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只选做3小题) ①想当年: ▲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寄蜉蝣于天地, ▲ 。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 。(韩愈《师说》) ④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 ▲ 。(《论语》) 四、作文(60分)Ks5u 24.窗外,雨依旧下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请自拟标题,并以此为开头,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