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十八个文言虚词(五)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新东方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考频道整理《高二语文:十八个文言虚词(五)》,供高考考生参考,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五、【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张衡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吾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不嫁义郎体,其 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项羽本纪》)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马说》)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五)复音虚词【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高考频道将第一时间发布高考报名信息、高考招生简章、自主招生等考生关注的热点资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