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二政治教案:真理的特性(2)》,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教案:真理的特性(2) 真理是客观的(最基本的属性) (1)真理的概念 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有的认识正确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如人会死、鸟会飞),有的认识能够透过现象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 【概念分析】真理是一种认识、反映,但不是一切认识都是真理; 真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反映,错误的认识、反映不是真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正确认识不是真理; (2)真理与谬误是一对矛盾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3)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4)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举例】由于立场不同,同样写黄昏,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 【举例】"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由于知识构成的不同,对这一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被打是受害;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 【举例】由于阶级立场不同,面对下雪场景会产生不同认识 秀才:大雪纷纷落地;官员:这是皇家瑞气;财主:下它三年何妨;穷人:放他妈的狗屁; 但是,在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多种认识中,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探究】P47 A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B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之为真理? C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 【提示】A有用的不一定都是真理,真理因为真(正确)才有用 B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 C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说法正确。 【举例】"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命题是美国政府作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获取巨大的石油利益的借口,对美国来说是有用的。但随着战争的进展,曾经是战争借口的"有用"的命题沦为彻头彻尾的谎言。 【过渡】真理是客观的不等于说真理是不变的,真理的客观性是说其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超出特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更多2015年高考备考资料、2015年高考动态、高考改革信息,请关注高考网(http://gaokao.koolear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