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1)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新东方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二政治教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意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意义。
    基本要求
    识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方法
    知识竞赛法、问题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活动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说明"一国两制"的含义。2.提供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材料及两岸交流的有关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国两制"这一方针的内涵及其作用。3.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角度,让学生查找资料,进一步加深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认识到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行径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必然要失败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香港问题
    今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南九龙和“新界”三部分,总面积1061.8平方公里,它们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割强租的,既是英国野蛮侵略中国的罪恶纪录,也是中国人民过去受压迫、受侮辱的历史见证。
    1)香港岛的割让
    英国夺占中国沿海岛屿,蓄谋已久。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印度殖民地的征服,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中国就成了它觊觎的对象。1793年和1816年,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先后来华,要求割让海岛以便英人通商居住;1830年,47名同鸦片走私有关的英商,上书英国议会,要求英政府“采取与国家相称的决定,在靠近中国的沿海地区取得岛屿一处”,以保护英国对中国的贸易;1834年,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正式倡议“占据珠江口东面的香港”。对此,清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天朝尺土,俱归版籍”,“即岛屿沙洲,亦画界分疆,各有所属”。对殖民主义者的无理要求均予以拒绝。英国经过几次通过外交途径图谋霸占中国海岛的企图失败之后,就决心以武力来达到目的了。
    1839年5月,侵华战争的策划者们公开宣称,要通过战争“得到我们自己的一个居留区,以便在英国国旗之下安家立业”。1840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议案,任命海军上将懿律为侵华军总司令,组成了所谓的“东方远征军”。1840年6月,40余艘英舰驶抵中国海面,发动了侵华战争。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正式签订。这样,英国殖民主义者早已非法侵占的香港,终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香港岛的割让,不但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而且也使之成为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跳板,为以后的领土掠夺,开了光河。
    2)英国强割南九龙
    英国侵占香港岛以后,又将目光转向了南九龙。南九龙位于尖沙咀和旺角之间,与香港岛隔海相望,面积11.1平方公里,水深港宽,地势平展,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就图谋占领,并以武力占据了九龙炮台。《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军虽不得不退出,但并不甘心,一直窥伺九龙,图谋卷土重来,长期占领。
    1856年(咸丰六年),英法两国分别以所谓的“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发动了对华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24日,英法在攻陷津、京,焚毁圆明园后,逼迫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