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18."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19.在凹曲面上,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小于180度,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大于180度。这说明( ) ①真理是无条件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沃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上述材料体现了( ) A.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C.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21.如果没有正常的生态系统支持,经济不可能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的成果也可能受到破坏。同样,没有生态安全,国家的国防和军事安全也难以保障。这主要体现了( ) A.内因与外因之间的辨证关系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2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把握( ) 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联系的客观性 ③联系的多样性 ④联系的规律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决定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长,而在于最矮的木板有多长。这就是经济学界最著名的"木桶理论"。据此回答23-24题: 23."木桶理论"蕴涵的哲理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B.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不等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D.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况起决定作用 24."木桶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C.办事情的关键是搞好整体 D.办事情的关键是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 25.2006年3月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 ) A.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B.部分制约整体,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 C.部分功能大于整体功能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二.非选择题(50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