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60%(每小题2分) 1C 2D 3C 4D 5B 6D 7C 8D 9D 10C 11C 12A 13A 14A 15D 16D 17C 18B 19C 20C 21A 22D 23C 24D 25A 26C 27 28B 29B 30B 二、非选择题:40% 31.(1)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科学工作者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踏实的作风。 (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韩明明等的事迹说明了这一点。 (3)重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学研究重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32.(1)从性质上看,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能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个人活动背离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从程度上看,由于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际能力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不同等主观条件,以及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等客观条件,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小也就会不同。当一个人的活动不但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且所起作用很大时,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2)张氏的态度是科学的,她的行为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千多年前,敢于对亲人的尸体进行解剖,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张氏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弄清了丈夫的病情,供后来的医务工作者学习和借鉴。更重要的是她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献身科学的精神。(若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33.(1)人们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及时捕捉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提出能正确解决时代新课题的新结论。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巨大的阻碍作用。 (4)联系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