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是: A、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要锲而不舍地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据此回答17-19题。 17、之所以要锲而不舍地改造主观世界,是因为: A、主观因素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B、主观因素越正确,就越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C、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18、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正确的价值观是指: A、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观 B、符合被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观 C、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的价值观 D、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 19、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哲学依据是: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存在的发展是客观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运用相关知识,完成20~22题。 20、江泽民强调广大青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是因为: 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B、理想分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C、崇高理想对人生和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21、江泽民指出,真正远大理想,必须与祖国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这是因为: A、真正远大的理想属于社会理想 B、崇高的理想必须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C、科学的理想只需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个人的远大理想,就是祖国和人民的理想 22、江泽民强调广大青年要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因为: ①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②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③艰苦奋斗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④现阶段我们还落后,将来富裕了,才能放弃艰苦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最近,中央宣讲团在各地宣讲十六大精神,成为各地的一件大事。广大干部群众怀着浓厚的兴趣听取宣讲报告,气氛热烈,反响强烈。据此回答23~26题。 23、学习的方法是否得当、学习的态度是否对头、学习的动机是否端正,效果就大不一样。 这说明: A、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B、人们的意识、价值取向是受主观因素制约的 C、积累的主观因素越正确,就越能决定实践的效果 D、学习的动机和态度是主观的范畴,对客观事物影响不大 24、行成于思。缺少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有了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说明: A、有了理论的指导,人们的实践就能取得成功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认识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D、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25、行胜于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对十六大精神的学习掌握,事情还只是进行了一半, 还有更重要的一半,就是认真贯彻落实。这就告诉我们: A、我们必须认真把握十六大的精神实质 B、不同的认识对实践有不同的反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6、学习是贯彻的前提,贯彻又是学习的目的。这深刻地揭示了 的辩证关系。 ①实践和认识 ②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③理论和认识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