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主导力量。新的科技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及其产业化,对全球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24、25题 24.上述观点体现出 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世界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变化 ④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有人在办完某事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没有结果?正确的观点是 A、无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 B、有结果,因为相继出现的现象具有因果联系 C、有结果,因为有时办事情确实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D、有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不可分 工整的书写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第二卷、主观题(共50分) 26、时下一些干部在追求政绩上出现了一种"病态:为急于任期内快出政绩,热衷于大搞"表面风光之事。对修大马路,立大高楼,建大广场"情有独钟,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却漠不关心;对容易看的见得的政绩"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艰苦工作却不愿投入精力;个别干部甚至靠造假"速成政绩,骗取荣誉。" 运用所学的唯物论的观点评析材料中的"一些干部"的做法。(12分) 27.材料一、一股寒潮袭来,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冻结,引起天气下雪。一些害虫遇雪不免死亡,农作物不受虫害,水分充足,茁壮成长,从而导致五谷丰登。 材料二、有这样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彩虹。 据以上材料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4分) (2)掌握这一原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6分) 28、有人说:"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是说明人都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12分) 29、南水北调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这项工程根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从长计议,统筹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方针,有关部门和专家深入开展规划、设计和论证工作,经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工程方案基本成熟。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干旱缺水情况,对北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将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南水北调工程也被称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工程。 回答 :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和实施过程是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16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