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美国在这一时期(19世纪后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学科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在一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 ——《世界经济运动轨迹探索》 材料三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的连续发生,生产力向更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动轨迹探索》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轻视新发明新技术的原因及后果。(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为大力发展新科技而采取的措施。(4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并说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 ——林肯总统1861年的演说 材料二 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材料四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 回答: (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2分) (2)材料一、二、三强调并坚持了什么共同原则?(2分) (3)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1分)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英国本土和殖民地的面积、人口比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