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二地理备考:人文地理第三章2》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四、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①风向 ②水源 ③离城市距离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区位选择原则 主要工业部门(举例) 原料指向型: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接近原料产地,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动力指向型:需消耗大量能源,接近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厂; 市场指向型: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劳动力指向型:需投入大量劳动力,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技术指向型: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精密仪器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