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一物理教案:3.1 牛顿第一定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教案:3.1 牛顿第一定律 3.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5、体会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研究方法。 【重点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是重点,对惯性的正确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 实验、阅读、归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小车、木块、气垫导轨 【教学过程】 一、发展历程 1、远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提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直到伽利略时代才找到了正确答案。 2、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代 表 人 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伽 利 略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笛 卡 儿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改变原来的方向。 牛 顿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配合课件演示) 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伽利略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进行推论: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到推论: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阻力作用的时候,它的速度保持不变, 并且一直运动下去。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现代科技可使物体所受阻力越来越小,使实验越来越趋近于实际情况。 演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