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一化学教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二)》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二) 重点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药品:硝酸钾、水蔗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各是什么量? [演示实验]用A、B两个烧杯各取50克水,烧杯A中加入5克蔗糖,烧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讨论]1、在上述两种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2、两种溶液哪一种浓一些?哪一种稀一些?为什么 [引入]浓溶液与稀溶液只是说一定是的溶剂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它不能准确的表明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怎么才能确切的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初中先学习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这两种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投影]例题1、见课本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 [板书]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讨论]1、在14%中的100与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的含义是否相同? 2、在14%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占多少?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内容如下,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克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克水,并用玻璃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2、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3、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4、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本课知识小结]1、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理解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