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一生物知识点:遗传学名词解释9》 137、母性影响(maternal effect):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子代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本的表型一样的现象。又叫前定作用(predetermination)。 138、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139、质量性状(qualitativecharacter):生物的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称为。 140、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141、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品种(或品系)杂交,F1代在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等方面都超过双亲的平均值,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的水平都高的现象。 142、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inheritance):在F2或以后世代中,由于基因重组而在某种性状上出现超越亲本的个体的现象。 143、微效多基因(minorgene):基因数量多,每个基因对表型的影响较微,所以不能把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称这类基因为微效基因。 144、主基因(majorgene):对于性状的作用比较明显,容易从杂种分离世代鉴别开来。 145、修饰基因(modifyinggene):一组效果微小的基因能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型的作用,这类微效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修饰基因。 146、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traitlocus,QTL):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称数量性状基因座。 147、QTL定位(QTLmapping):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可以检测出QTL。 148、遗传率(遗传力):指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是用来测量一个群体内某一性状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在表现型变异中所占的百分率。即:遗传方差/总方差的比值。 149、广义遗传率:h2B=遗传方差/总方差(表现型方差)×100% 150、狭义遗传率:h2N=基因加性方差/总方差×100% 151、近亲繁殖(inbreeding),简称近交,是指血统成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152、异交(outbreeding):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随机相互交配。 153、自体受精: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如:蚯蚓、草履虫等低等动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