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数学试题紧密结合全省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学现状,难度设置符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实际,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的控制符合考试性质,文理科试题既有联系又有合理差异,有利于高考数学考查目标及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试题立足于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覆盖适度、合理体现不同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在交汇处考查数学能力,广泛考查数学思维,有力地体现了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试卷保持了近年四川卷的命题风格,注重考查支撑数学学科体系的重点内容、数学能力和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能;试题的命制在稳定的基础上合理创新,能够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促进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3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题强调基础、考查能力、注重思维、过渡平稳,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套符合实际、稳中有新、富有特色的试题。试题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稳定结合创新,实现平稳过渡 试题在题型设置、试卷结构、难度控制等方面都保持了稳定。如试题的起点较低,便于学生稳定考试情绪、正常发挥水平;解答题的考试内容仍然是数列、三角、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函数;试题与教材联系紧密,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强调思维等等,都和四川省自主命题以来的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为平稳过渡到新课程高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试题命制在素材选择、情景设置和设问方式等方面突破了原有的一些固定模式,有所创新。选择题、填空题的表述简练,侧重概念考查,便于学生思考。如文理科复数试题突破传统,考查复数基本概念;理科9题综合联系线性规划和几何概型,理科15题考查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品质。解答题布局有所调整,适度强化了不同模块间的联系与综合。如合理降低了数列、立体几何与不等式等的考查难度;文理科18题以程序框图切入,综合联系统计、概率的内容,构题新颖、不落俗套。 二、全面考查基础,凸显数学能力 整套试题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考查。高中数学中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和主干内容,比如函数与导数、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等,构成了该套试卷的主体,在全卷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试题设计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交汇与融合。如理科6题将抛物线、双曲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结合,理科8题在排列组合问题中融合了对数运算,文理科17题将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向量的投影等知识有机结合,文理科18题将算法与程序框图、古典概型、独立重复试验(理科)、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理科)、数学期望(理科)、频数、频率等概念及相关计算有机融合,知识点的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对思维的考查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整卷以能力立意设计试题,综合考查数学思维,多角度考查数学能力,全面考查数学思想方法。如理科9题,考查应用意识、运算求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文理科10题,考查推理论证、运算求解和创新意识;文理科20、21题,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思维的严谨性,考查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 试题的命制注重知识与应用的巧妙结合,突出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入手易深入难。如理科7题,考查函数性质与图象,可以从定义域、函数值的特殊值(符号)、单调性等方面入手思考,理科14题,可以从求函数表达式、变量x+2的整体代换或函数图象等角度入手求解;文理科10题,对已知条件进行全面、深刻思考,才能获得解题入手途径;文理科21(Ⅲ)题确定a的取值范围时,需要灵活的思维转换、周密严谨的数学思维。 三、回归数学本质,重视教材价值 全卷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等的本质的理解,控制单纯、繁琐的运算,体现了“多想少算”的命题理念。如文理科12题考查平面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文理科15题考查对新信息的分析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和富有数学特点的思考,理科19题线面关系的判定、文科19(II)题求三棱锥的体积、理科20(II)题运算简明、注重解析几何本质的考查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