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一政治教案:文化创新(1)》,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教案:文化创新(1) 文化创新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①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③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补充]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小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4.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是文化的生命,也是创造文化精品的必由之路。 5.文化创新的作用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提示:在这里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又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二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践,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