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0-04-2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辛弃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婆,人道是、清光更多。
    吕叔潜:作者志同道合之友。姮蛾: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在中秋之夜,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飞镜”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金波”描绘了月下波光粼粼的水面。
    B.“被白发”表达了词人白发已多、功业无成的慨叹,“欺人奈何”以质问的方式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痛苦。
    C.词的下片,词人想象自己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理想。
    D.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瑰丽激昂的优秀词章。
    15.请赏析“斫去桂婆婆,人道是、清光更多”精妙之处?(6分)  
    答案:
    14.(3 分)A(“金波”指月光的波动)
    15.(6 分)
    (1)诗人运用想象,(2 分)想砍去月中摇曳的树枝,这样月亮在人间洒下的的光辉更多。(2 分)
    (2)挡住月光的“桂婆娑”暗指现实的黑暗(或指山河破碎的现实),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寄托了要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理想主义与情怀。(2 分)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