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志是( ) ①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目标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④人民的衣食住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跨越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 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不均 C.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袁争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党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C.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5、.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为此,我们要()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 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③加快中西部的发展 ④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 ⑤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 D.①④ 6、2005年12月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东西部地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跨越,必须() ①发展附加值高、消耗低的高科技经济,发展循环经济 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创品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 ③加强环保投入,保护生态环境 ④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全局来看,主要是为了() A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B.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 C.加快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D.统筹我国区域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 8.振兴老工业基地() 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④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主要是() A. 消除城乡差别 B.扩大消费,缩小东中西部差距需要 C.推进工业化的需要 D.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要逐步扭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提出( )。 ①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②是由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根本原则决定的 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样做的意义是() ①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 ②有利于发挥工业的主要作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③有利于缩小工农、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④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2005年10月8-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 A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B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 C.缩小社会分工 D.使农村变城市 13.为完成工业化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之处体现在() ①.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③.注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 2006年4月上旬,山西省政府提出下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规划:未来三年,旅游、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将逐步壮大,而煤、焦、铁等传统产业将进一步新型化,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山西省的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符合() A.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D.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 ①.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④.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据此完成16一17题。 16.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全面发展,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B.协调发展,做到五大统筹 C.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7.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 ①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②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8、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大创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它_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对于改善沿线各族群众生活 ③对于加强民族团结 ④对于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A. ①③④ B.②③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非典”疫情过后,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统筹( ) A.区域发展 B.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城乡发展 D.经济社会发展 20. 要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④.以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A 6.B 7.D 8.A 9.D 10.D 11.A 12. A 13.D 14.C 15.D 16.D 17.C 18.C 19.D 20.A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