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江上阻风雨》《江上阻风》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4-0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岑参宋琬
    江上阻风雨
    (唐)岑参①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江上阻风
    (清)宋琬②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①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的。②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被诬陷下狱三年。清康熙十一年(1672)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被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琬的《江上阻风》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心理的真实写照。
    B.岑参的《江上阻风雨》,前两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舟泊岸边,诗人滞留。
    C.宋琬诗写瞿塘峡山势险要,诗人西望,长路漫漫,不见尽头!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仕途虽经历坎坷,终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
    D.“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新奇。
    (2)“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3)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
    (1)C
    (2)“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描绘了一幅夏天江面的暴雨图:巨浪好似高大的山丘,水涡好似深深的洞穴。
    (3)岑参的诗中表现出的是对暴风雨视若等闲的豪迈的情怀;而宋琬的诗中表现出的是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是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之情。
    解析
    (1)C项,“虽经历坎坷,终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错误,该分析与全诗的情境不合,从诗中来看,诗人笔下的瞿塘峡山势险要,壁立如削,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遥遥西望,漫漫长路,不知何处是尽头!诗人一语双关,明写过了瞿塘峡这险要之处,西行之路还十分漫长;实写未来的仕宦之路,正如这瞿塘峡西面的水路一样险恶,一样漫长,体现出的应是“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并非“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故选C。
    (2)“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意思是“巨大的波浪涌起好似高大的山丘,旋起的水涡好似深深的洞穴”,结合诗歌的标题和前面的诗句可知,这两句所描写的是暴风雨中的江面之景,诗人抓住“浪”和“涡”来写,以“高丘”突出水浪之高,以“嵌窟”突出水涡之深,场面浩大,气势磅礴。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就可以了。
    (3)岑参《江上阻风雨》是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此时诗人是赴任途中,心情应是昂扬的;再看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如“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由江面到江岸,诗人描绘了夏天暴风雨在江上的肆虐,画面浩大,有震撼人心之力量,好似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豪迈情怀;如最后两句,“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因为自己平生怀抱忠信之念,艰难险阻完全可以忽略,作者对眼前的暴风雨完全是视若等闲,豪迈豁达之情跃然纸上。《江上阻风》的作者宋琬却是被诬陷下狱三年,直到清康熙十一年冤情才得以昭雪,年近花甲之时才被起用,这其实也就暗示了人物的情感;再看诗中描绘的景,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再看流露情感的词语,如“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因路途受阻而百无聊赖,接着由前路悠悠而想到自己仕宦之路的险恶漫长,内心流露出的是惊惧惶恐,最后以“征人泪”“共白头”展露了自己的故园之思,羁旅之愁,仕途之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