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到陶渊明力耕自食的田园生活,不仅有怡然自适的美好,也有断炊乞粮的辛酸。 B.“驱”字写饥饿如长鞭加身,迫使他出门求食以果腹。“行行”写诗人茫然求食。平实的字眼非常有表现力,将诗人乞食的窘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C.善解人意的主人不必诗人多言,即慷慨赠粮,还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畅饮,一直到日暮时分。 D.诗歌最后引用典故,诗人表明自己将来如有机会,一定会像韩信回报漂母那样,回报主人的赐饭之恩。 15.结合诗歌,分析其中所表现的诗人形象。(6分) 答案: 14.D 诗歌最后几句的意思是感谢主人像漂母那样急人所难,慷慨赐饭,而惭愧自己没有韩信那样的才能无法回报,只有到阴间再报答主人了。 15.诗歌表现了一位处境窘迫、质朴真诚、感恩图报的诗人形象。 ①处境窘迫:诗人因饥饿无粮而出门乞食,处境窘迫,行动踌躇,内心煎熬。 ②质朴真诚:虽是乞食,但是因为爱洒,有酒即“倾”杯,真是“质性自然”。 ③感恩图报:末四句对主人表示感激之情,而又直言自己无韩信之才,至性真情,自然流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