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李觏《读长恨辞》袁枚《马嵬》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3-16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袁枚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解:《长恨歌》作者白居易,诗歌以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
    8.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6分)
    答案:
    8.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1分)②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血奋战的军中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于宠妃杨玉环之死却哀恸万分,两相对比,(2分)③增加了对唐玄宗批评、谴责的分量。(2分)(试题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比较明晰,要明确指出来,同时要结合原诗分析表达效果。)
    9. ①感慨的对象和内容不一致。(2分)②李诗感慨的对象是唐玄宗。唐玄宗在夜雨中只思念杨贵妃以致泪水打湿衣襟,却对军中因战而死的士兵无动于衷,批判了君王沉溺个人情感置国家于不顾的偏狭胸襟。(2分)③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2分)(试题分析:两首诗的语言都比较质朴,字面意思理解起来没有难度。问题是诗歌的言外之意要读出来,第一首诗,“自是君王不动心”显然是对君王的谴责,第二首诗“泪比长生殿上多”显然有批评作者不知道去怜悯吟唱普通百姓痛苦的意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