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诗经《伐檀》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3-0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诗经
    伐檀
    坎坎伐檀①兮,置之河之干②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③狟④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⑤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滑⑥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①檀:檀树。②干:岸。③县:通“悬”,悬挂。④狟(huán):兽名,狗獾子。皮可制裘。⑤特:三岁的兽,泛指大兽。⑥滑(chún):水边。
    14. 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 这首诗每段的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
    C. 这首诗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
    D. 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15. 诗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别具有怎样表达效果?试举例分析。
    答案:
    14. C
    15. (1)“兴”的手法。(2)每章前三句起兴,以奴隶在河边伐木劳动的情景起兴,由景入情,引出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冷嘲热讽和愤怒质问。(3)以劳动情景起兴不仅烘托气氛,引出所咏之辞,而且也与奴隶主坐享其成形成对比。(4)“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全诗三章,只有少数几个词的变化,使诗的主题鲜明,音律和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