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戴叔伦《转应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3-05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戴叔伦
    转应曲
    戴叔伦①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注】①戴叔伦(约732——789),字幼公,唐代诗人。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词开头以边草起兴,这种手法和《关雎》的开头一样,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B.“晴”,放晴。表明飘雪已经停止,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
    C.白雪与明月相互辉映,营造了边塞清幽静谧的氛围,令征人的心境也有了片刻的安宁。
    D.胡笳音色悲壮,成了边塞诗中特有的情感符号。在本词中一声胡笳引发了征人心中无限的哀愁。
    E.全词语言婉约,意境极为深沉含蓄,是晚唐文人词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15、请结合全诗内容,试分析这首诗歌如何表达情感的。(6分)
    答案:
    14.CE(答对一个给3分,两个5分。)C“千里万里”写月亮普照之广,人隔两地。选项对氛围和心境的表述都错误,应为凄清的氛围和浓烈的思乡之情。E“婉约”应为“直白”。“晚唐”有误,从注释可知作者是中唐文人。
    15.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分)。本诗通过对边草,山南山北雪晴等边塞独有意象的描写,勾勒了边塞荒凉凄清的意境(1分);明月千里万里,胡笳声,由景及人,点明“愁绝”(1分)。全诗既写出了老兵年华老去,命运悲惨,思乡之愁不绝(1分),还寄寓了诗人对征人的深切同情(1分)。从象征(喻示)、反复(叠句)咏叹等其它的手法分析其情感表达的,最多给2分。
    从景情乐哀关系分析全诗情感的,可酌情给分。
    二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2)简要赏析这首词中两组叠句(“边草”、“边草”与“明月”、“明月”)的表现效果。(4分)
    答:
    (1)这首词描绘了这样的画面;边塞将刁的枯草,积满山山岭岭的冰雪,初晴的夜空普照大地的明月,偶尔传来的悲切呜咽的胡笳声,孤独苦守的赢弱老兵……(2分)表达了戍边将士对长期戍边生活的极度愁怨,对家乡的极度思念,(1分)诗人对将士们的同情。(1分)
    (2)“边草”一叠,营造了荒草连天,茫无际涯的荒凉意境,为老兵提供了活动的背景,烘托了老后空虚彷徨的心理状态。(1分)“明月”一叠,营造了月光满地,冷清凄苦的意境,烘托了老兵望月怀乡、辗转难眠的思乡情绪。(1分)叠句重唱,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1分)渲染了“愁绝”的气氛。(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