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色彩。 B.领联的“卧迟”体现了老翁的特性,睡眠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写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 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而怕冷的特性。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答案: 1.C 2.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睡眠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写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觉,体现了老翁的体衰、闲散。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霜叶满阶红”,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C选项“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错误,“寒”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点说明、概括,再分析诗人通过形象所寄寓的感情。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结合着注释逐联分析诗人的形象。首联直接点出老翁的特点“安闲”;颔联,抓住“卧迟”和“睡美”进行分析;颈联,抓住“香添暖被笼”进行分析;尾联抓住“晓晴寒未起”进行分析。解答时,先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再进行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