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五人墓碑记》明史·张溥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2-1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张溥,字天如,太仓人。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已而采官临川。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 日沃汤数次    沃汤:喝水。
    D. 以葬亲乞假归    乞假:请假。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不能容远近    乃设九宾礼
    B. 佯狂不知所者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 四方啖名争走其门    族秦,秦也,非天下也
    D. 故名高一时    资政殿学士行
    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B. 甲文议中夹叙的写法,使议论不流于空泛,记叙借此得到补充,叙议浑然一体。
    C. 张溥勤奋好学,文思敏捷,又积极组建文社,交游广阔,因此在当时名声很大。
    D. 张溥考取功名后虽然没有出仕,却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
    17.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溥 幼 嗜 学所 读 书 必 手 钞 钞 已 朗 诵 一 过 即 焚 之 又 钞 如是 者 六 七 始 已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2)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答案】14. C    15. B    16. D   
    17.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己/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18. (1)他们可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与这五个人的死相比较,意义的轻重到底怎样呢?
    (2)张溥回到家乡,聚集郡里的名士们一起兴复古学,并把他们的文社命名为复社。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一词多义,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C项,“沃汤:喝水”错误,“日沃汤数次”意思是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沃汤,浸泡在热水里。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于”,都是介词,前者表被动;后者解释为“在”。
    C项“者”,都是代词,前者解释为“……的人”;后者和“也”连用,表判断。
    D项“以”,都是介词,前者解释为“因为”;后者解释为“用……的身份”。
    B项两个“之”都是动词,解释为“到,往”。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
    D项,“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以葬亲乞假归。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可知,张溥归乡后,读书就像手抄佛经的经生一样,寒暑无间断,人们争相拜入他的门下,张溥也尽全力接纳,声名闻于朝廷,所以“遥控朝廷”“执掌天下”之说于文无据。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溥幼嗜学”意思是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是主谓结构,“嗜学”,作谓语;“所读书”意思是读过的书,“所”后接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作“必手钞”的主语,所以“嗜学”与“所读书”之间应断开。“已”,完成、完毕。“钞已”,是抄写完毕,意思完整,之后应停顿。“又钞”,意思是又重新抄写,与前文“钞已”相照应,“又钞”之前表示第一次抄写后的情况,所以“又钞”之前应停顿。“如是者六七始已”意思是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是“又钞”之后接着发生的事情,所以“又钞”与“如是者六七始已”之间应断开。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得分点:“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视”,与……相比较;“固”,到底;“何如”,怎样。第(2)句得分点:“集”,聚集;“相与”,一起;“名”,命名。
    参考译文:甲: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乙
    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好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然后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与同乡张采一起学习,名声一样大,合称“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因为被选为贡生来到京城,张采刚考中进士,两人名声响彻京城。不久,张采到临川做官,张溥回到家乡,聚集郡里的名士们一起兴复古学,并把他们的文社命名为复社。崇祯四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因为安葬亲人请假回家。张溥读书就像手抄佛经的经生一样,寒暑间重无问断。天下那些追逐名声的人争相拜入张溥的门下,都称自己是复社的人,张溥也尽全力接纳,交游日广,声名闻于朝廷。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向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所以他的名声在当时很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