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戴名世《方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2-1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戴名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方 舟 传
    
戴名世
    方舟,字百川,江南桐城人。迁江宁府,入上元县学为诸生,受业于其父逸巢先生。年十四五,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贯穿融汇,发挥为义理之文,穷微阐幽,务明其所以然之故。当舟之世,天下文章矣。舟独扫除时习而取法于古,深思自得,无所依傍,自成一家之言,由是舟之文章名天下。
    舟与其弟苞皆好学,日闭户,谢绝人事,相与穷天人性命之故、古今乱之源、义利邪正之辨,用以立身行己,而以其绪余著之于文,互相质正,有一字之未安,不敢以示世,意度波澜,各有其造极,人比之眉山苏氏兄弟云。
    舟天性醇笃,孝于其亲,既长,不异孺慕。逸巢先生尝曰:“吾体未痛,二子已觉之;吾心未动,二子已知之。”其先意乘志如此。舟厌时俗龌龊以名节自砥砺谨法度慎交游而留意经世之学。平生所为经区处,悉中肯綮。而性恬淡,不慕富贵。其所与友善,如高淳张自超,江宁龚缨,同县戴名世、刘捷数人。而金陵风物甚关,花草妍丽,域之西北尤多园林之胜,尝曰:“吾读书之暇,与此数人者挈榼而往,尽醉而归,以此终吾世足矣。”
    舟少有呕血之疾,壬未游京师,疾复作,寻归,逾二年卒,年三十七。舟临卒时,自取其文稿烧之,今行世者仅六十余篇。
    百川尝谓余曰:“天之生君子即有小人,亦犹父母之生子有才亦有不才也。父母即恶其子之不才,而有人焉为之掩匿覆盖,其心必喜;有人焉数其恶而暴其状无纤悉之遗焉,在父母之心必有甚怒而不乐者。天之于小人也亦然,吾与子所刺讥悉中小人之疾,欲天之喜而勿怒,得乎?余之困甚于百川,而百川且不永其年以卒,然则百川所言,其果而非激者矣。
    (选自《南山集》)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天下文章矣    靡:华丽       B. 古今乱之源     治:治理
    C. 平生所为经区处   画:谋划   D. 其果而非激者矣   信:真实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方舟勤奋好学,年少时精通经史及百家之书,并虚心学习时人的创作风格,深思自得,写出有独特见解的文章。
    B. 方舟性情淳厚,尊奉孝道,长大以后还像孩子一样依恋亲人。他的父亲曾说方舟与他弟弟都能预知自己的想法。
    C. 方舟注重名声节操,性格恬淡,不慕荣华富贵,读书之余和几个朋友尽享愉悦的生活,希望能像这样终其一生。
    D. 方舟身体虚弱,患有呕血的疾病,壬未年在京师游历时因疾病复发回到故乡,两年后就去世了,年仅三十七岁。
    7.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舟厌时俗龌龊,以名节自砥砺,谨法度,慎交游,而留意经世之学。(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天之于小人也亦然,吾与子所刺讥悉中小人之疾,欲天之喜而勿怒,得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方舟临终焚毁自己文稿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 (3分)B(治:太平。)
    6. (3分)A(“虚心学习时人的创作风格”错。)
    7. (1) (5分)方舟讨厌卑鄙、恶劣的时俗,用(坚守)名节勉励自己,重视行为规范,慎重地与朋友交往,关注治理世事的学问。(评分建议:每小句1分,语意通顺即可。)
    (2) (5分)上天对于小人也是这样,我和你讽刺、指责的事都击中(或“符合”)了小人的毛病,想让上天高兴而不发怒,能够(做到)吗?(评分建议:“然”、“剩讥”、“疾”、“得”,语意通顺,各1分。)
    8. (4分)治学严谨;性情淡泊;文章多讥讽。一字未安,不敢以示世也可。(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方舟,字百川,江南桐城人。移居江宁府,进入上元县县学做学员,跟随他父亲方逸巢先生学习。十四五岁,就通晓了六经、各类史书以及诸子百家的文章。融会贯通,写出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文章,探究阐明微妙深奥的道理,一定要弄清它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在方舟生活的时代,天下文章都讲究华美,只有方舟扫除当时的陋习而向古人取法,深入思考,自己有所体会,不依赖模仿别人,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方舟的文章名闻天下。
    
方舟与他的弟弟方苞都喜好学习,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辞谢交际应酬,一起穷究自然与人、人性与天命的关系,古今安定动乱的源头,义利邪正的区别,用它来端正自身,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研究之余写成文章,互相质疑修正。有一个字没有确定,就不敢把它给世人看。文章的意境风格、行文的起伏变化,各有各的完美境界,人们把他们兄弟俩比做眉山的苏轼兄弟俩。
    
 方舟天性淳朴笃实,对亲人十分孝顺,等到长大了,和儿时思念亲人没有不同。逸巢先生先生曾经说:“我的身体(还)没有疼痛,(我的)二儿子已经觉察到了这点;我的心思(还)没有动(过),(可)(我的)二儿子已经知道了我的心思。”他事先觉察亲人的意向、情态,并按父母的想法做事。方舟厌恶世俗的龌龊,用名节来磨练自己,对行为准则、结交朋友很谨慎,并留意治理国家的知识和学问。方舟一辈子所做的筹划、安排、处理的事情,都能点到要害之处。他性格恬淡,不羡慕荣华富贵。他结交的人都很友好和善,如高淳的张自超,江宁的龚缨,同县的戴名世、刘捷等几人。金陵的风光景物很美,花草美丽,金陵城西北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园林,方舟曾经说:“在我读的空闲时间,和我这些朋友携带酒杯去那里,全喝醉回家,以此在这里度过终生足够了。”
    方舟年少的时候有吐血的病,壬申年游历京师病复发,不久,从京师回来。过了两年,去世,终年三十七岁。方舟临死时,亲自取出自己的文稿烧掉。现在流传世上的文章只有六十多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