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金寒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 廿八,晨光熹微,师生相伴,搭乘高铁,自沪而上,去徽州。 盛夏的酷热,路途的劳顿并未打碎我们的憧憬,也丝毫未削弱我们的欢呼雀跃……一张热闹的、大家挤作一处的集体照定格了我们内心暗涌的小欢愉和小确幸。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去徽州博物馆,找寻最地道、最浓厚的徽州人文历史。庄严的展品、古朴的氛围无一不彰显着徽州积淀下来的气息。博物馆,将历经岁月涤荡的文化精华并列呈现。在这里,我们大可纵横经纬,穿越时空,将古今尽收眼底,与历史沟通,沉浸在每个藏品传递的文化世界里。但有两副对联最是让我有感触:一是妇孺皆知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浓墨着成。另一是有趣的徽州俗语:“儿孙不读书,不如一窝猪”,语言原始简单,却有着一种解不开的文化情节,调皮又可爱。 《晋书》曾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外出经商。但徽州人更重视教育,不然怎么严肃玩笑间都是知礼读书。我想那徽州人经商亦是迫不得已,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让子孙们有更好的教育条件而开拓出来的轨迹,胡适、陶行知等便是最好的诠释了。 小华山下桃花水,况有茶香与墨香。 昨日的舟车劳顿已然在睡眠中悄悄蒸发,今日元气满满,我们一大早就投入了谢裕大茶博园的热情怀抱中。炎炎酷暑下,我们顶着草帽,背着箩筐,平生第一次成了“茶农”。因着初次的新奇,我们似孩子般快活,东挑挑形状,西拣拣嫩叶,上看看颜色,下比比大小,尽管采摘的过程中汗流浃背,但时光在指尖上仍如白驹过隙。捧着箩筐,我们如同学堂中的稚子般学习到了黄山毛峰“炒、揉、烘”的原始制作工艺。和着徽茶几千年的茶文化和历史底蕴,我们围坐品茗,敬老师,也敬自己。“同二三人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上下五千年中,那些卷帙浩繁的佳作之所以能够完好保存和流传,全部得益于我们的书写传统。徽墨徽砚便是文人记录诗词文化最好的利器。 在徽墨工坊里,我们照着着墨块上的轮廓谨慎地勾勒图案,闪闪发亮的金色粉末融合在细腻的墨汁中,用毛笔轻轻地点缀图案的凹陷与空白……当我将描完的墨块小心翼翼地放入墨盒的瞬间,抬头望出窗外的刹那,石洞歙溪俱可砚。 热爱江南鱼米乡,屯溪古镇更情长。 几天的日子里,我们把在书中描述的美景一步步踱量,似在画中行走。新安江水碧幽幽,两岸人家零零散散地如小楫轻舟般遍布在目光所及之处;静立于屯溪桥下,断肠春色似扬州;祠堂社屋旧人家,竹树亭台在水口被一抹青叶若有若无地遮隐起来;青石斑驳,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其下四水归堂,墙上有小洞,一寸见方,取“花好月圆”之意……夫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水之乐,圣贤犹不能免俗,况我辈乎! 晚上实实在在地品了一把地道的黄梅戏,在抑扬顿挫、高调绵长的腔调中,我们跟着台上的人物,心中一起一伏……最后一晚的我终于将夜熬成了徽州星空的样子,“哇——总算画完啦”我放下画笔,将掺揉着徽州韵味的文化衫和回忆统统叠进了包里…… 三十一,雨雾漫散,自徽而归,返上海。 蝉鸣无止无休,温度三十五六。每天在清早满怀着好奇与期待出发,在日落后带着满足与喜悦返回。久居繁华都市的我们,生活中似乎总是带上了几分浓重、厚腻、忙碌。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来到徽州的青山绿水间,穿梭在粉墙黛瓦的古建筑群中,徘徊在高墙院落里,触摸着原汁原味的徽派文化,与师友们在篝火晚会上尽情放歌…… 几天过去,身心被洗过一样,清爽、宁静,对自然、对文化、对情谊的感觉更深了,也更觉亲近。 (指导老师:高俊俊) 【点评】 这是一篇成功的游记散文。全文按照作者游览线路依次展开,选取场景详略得当。在结构上,短段落与长段落错落组合,有序穿插。长段落将游览经历娓娓道来,短段落则言简情丰。文章语言韵味悠长,与徽州古镇的古朴与典雅之境巧妙契合,体现了作者的深厚语言功底与文化修养。本文在写景过程中虽然对传统文化、城乡生活方式有所触及,但是思考深度不够,若能在文章的文化韵味与思辨程度上多用些笔墨,效果会更好。本文荣获初赛一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