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苏轼《六幺令·天中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1-2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苏轼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六幺令·天中节
    
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苏轼一生坎坷,几上几下,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有一些相似之处。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运用了动静结合、铺叙、渲染、夸张和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选取庆祝端午节的几个场面、描写出了端午节的盛况。
    B.“异客垂涕”“鬓白知几许”指屈原已远离了自己的故土,被流放到了外地,两鬓白发如霜。这正是屈原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C.词的下片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淮确贴切,是因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
    D。词中有景,景中寓“境”。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A(“象征”错,词的上片没有运用“象征”的手法。)
    15.①表达人对屈原的景仰、凭吊之情。词的上片通过描“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渡”“诵赋祭吊”几个场面渲染端午节的盛况,抒发词人对屈原景仰凭吊之情。
    ②表达词人仕途失意、怀才不遇、遭受贬谪的痛苦哀怨之情。屈原“异客垂涕”,“泪竭陵阳”,词人以屈原来自比,感怀了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虚写屈原,实写自已,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
    ③表达词人对北宋朝廷昏庸腐败、小人得志的悲愤之情。词的下片“感叹怀王昏聩”,直接抨击楚王昏庸,不明事理,借古讽今,暗讽时政,锋芒直指向北宋王朝,词人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
    (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6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诗歌解析】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民间认为五月为“恶月”、“產月”,瘟疫流行,毒虫滋生,因此要采取各种方法避邪祛毒。“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民俗,将青翠的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以避邪驱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江渚:江边。湘累:屈原。屈原是赴湘水攴流而溺死的,古人称之为湘累。“断肠句”指《九歌》。
    【译诗】
    孩童臂上缠虎符,良辰佳节正端午。艾蒲青青门前挂,天高云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外,清樽美酒肉在俎。龙舟竞渡呐喊疯,临江祭悼诵君赋。
    感叹怀王真糊涂,悲痛秦国吞并楚。流亡异国泪潸潸,双鬓白发知几许?新亭对哭早晚哀,眼枯泪尽陵阳处。汨罗江畔屈子逝,惟留万千断肠句。
    【赏析】
    全词艺术特色,至少有六点值得推介:
    一是咏今叹古,在上片极力渲染当下“端午”诸种盛况,却重在下片“感怀”,“借古”而“启今”也。
    二是动静结合, “缠臂”、 “纸鸢舞”、“香飘”、“对酒”、“ 争渡”、“ 呐喊”、“ 凭吊”、 “诵君赋”、“ 吞楚”、“ 垂涕”、 “对泣”等是为“动”,“ 虎符”、“粽叶”、“ 艾蒲”、“ 青翠”、“新亭”、“ 陵阳”等是为“静”;动与静自然转合,在“动”与“静”的变化之中,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千年。
    三是明暗结合,明写屈原,直接抨击楚王“昏庸”,暗讽时政,锋芒指北宋王朝,将苏轼自己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却不露痕迹。
    四是虚实相间,叙说眼前庆祝端午诸景,是“实”;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为“虚”;“虚”写屈原,实及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
    五是前呼后应,前有“辟邪”之“虎符缠臂”、“艾蒲青翠”,后有“怀王昏聩”、“ 新亭对泣”;似乎旧恶未去,新恶难除。前有“香飘十里”,后有“湘累已逝”;前有“诵君赋”,后应“断肠句”。
    六是词中有景,景色如画,画里“有话”。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哪一个不是再现历史的沧桑?这些词中之境,如诗如画,一唱三叹,色香味俱全,岂非神来之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